多部门出台就业政策“大礼包”:兜底保障,扫除后顾之忧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为助力2020届毕业生成功、顺利就业,多部门出台就业政策“大礼包”,从兜底保障、提升能力、丰富选择、宽限准入等方面助2020届毕业生乘风破浪。
兜底保障,扫除后顾之忧
记者梳理发现,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稳”成为就业政策的重中之重。
疫情发生以来,多部委先后多次出台意见政策,优化高校网上就业服务,延长毕业生择业时间,延长研究生毕业答辩、学位审核时间,引导用人单位推迟面试体检和签约录取时间;对延迟离校的应届毕业生,相应延长报到接收、档案转递、落户办理时限;对就业困难人员、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后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社会保险补贴等。
针对重点地区毕业生,相关就业政策也透露出浓浓关怀。
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中央+地方”促进湖北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十个一批”政策,实现全国高校与湖北高校就业创业“一帮一”行动全覆盖。对湖北高校及湖北籍2020届高校毕业生给予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湖北各级事业单位可面向湖北高校及湖北籍高校毕业生开展专项招聘,高校毕业生基层服务项目向湖北倾斜。
此外,教育系统对全国建档立卡家庭毕业生、52个未摘帽贫困县毕业生,重点实行分类帮扶和“一人一策”动态服务,精准帮扶;设立“建档立卡家庭贫困生专升本专项计划”,单独进行录取。目前,贫困毕业生就业高于全国总体水平。
拓展潜力,提升职业素养
今年的不少就业政策还着重加强了对高校毕业生职业素养的提升,以帮助其尽快适应工作,完成人生过渡。
与往年“周期式”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不同,今年的就业指导主打“全天候、不断线、不打烊”。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深入推进,“24365校园网络招聘服务”“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央企“抗疫稳岗扩就业”“国聘行动”“千校万岗”线上招聘会等陆续展开,为企业和毕业生提供全天候24小时的就业服务。
为进一步增强高校毕业生的职业胜任力,多地实施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专项培训计划;实施高校毕业生创业支持计划,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办好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引领大学生投身“双创”。此外,针对“三支一扶”毕业生,实施能力提升专项计划,多层次开展岗前、在岗和离岗培训。
灵活多样,提供丰富选择
面对巨大的毕业生总量和疫情压力,让小微企业、基层、军营更多吸纳毕业生成为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亮点。众多举措让毕业生有更广阔的天地建功立业,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多选择机会。
年初以来,国务院多次召开会议,加大力度支持稳企业、拓岗位,还通过税费减免、创业贷款、补贴等政策为毕业生创业和灵活就业搭建更广阔平台。例如,引导企业扩大招用规模,支持新增投资向高校毕业生就业带动强的项目和领域倾斜;鼓励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显著增加高校毕业生招聘岗位;对中小微企业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给予吸纳就业补贴等。
今年,教育部加大升学扩招力度,硕士研究生、专升本、第二学士学位三项扩招可吸纳170余万人,其中应届毕业生约140万人。“特岗教师”计划增加招募规模5000人,今年招募规模将达到10.5万;“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中央基层项目实施规模继续扩大,全国拟选拔招募3.2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开展“三支一扶”服务。此外,还公开招聘一批乡村教师、医生、社会工作者充实基层服务力量,预计将招收40多万毕业生补充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队伍。征集应届高校毕业生入伍规模也在持续扩大,畅通大学生入伍绿色通道,做到大学生优先报名应征、优先上站体检。
宽限准入,成就更多梦想
在毕业生择业时青睐的诸多行业中,不乏一些需要“资质门槛”的职业,例如教师、护士、律师等。然而,今年受疫情影响,部分职业资格考试推迟或取消,直接影响高校毕业生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和后续上岗就业。为此,相关部门出台多项政策,对须“持证上岗”的部分行业给予资格取得的时间宽限,帮助更多毕业生实现自己的职业梦想。
今年,对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以及护士执业资格、渔业船员资格、执业兽医资格、演出经纪人员资格、专利代理师资格等5项准入类职业资格,相关部门实施了“先上岗、再考证”阶段性措施,凡符合教师资格考试报名条件和教师资格认定相关要求,或符合该5项职业资格考试报名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可以先上岗从事相关工作,再参加考试并取得教师资格或相应职业资格。尚未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的高校毕业生,符合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报名条件和申请律师执业实习其他条件的,也可“先实习,后考证”。(本报记者邓晖、周世祥整理)
本类推荐
- 01-29实现共同富裕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
- 01-28城市治理要为新业态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 01-21国家税务总局:2020年税收同比降2.6% 完成预算目标
- 01-11流程简化、时间缩短……强制性产品认证有了绿色通道
- 01-07中国电子信息工程科技发展趋势发布
- 12-24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开通报六起问责典型案例
- 12-03凝聚共识 推动全会精神在基层落细落实
- 11-27消除老年“数字鸿沟”:银行适老化推进 线上线下齐发力
- 11-17彰显法治中国独特魅力(全面依法治国新成就)
- 11-04京津冀将继续实施企业绩效分级分类管控 确保“打赢蓝天保卫战”圆满收官
本类固顶
- 02-19ETF唱主角 牛年新基金发行新意浓
- 02-10乐视网:“欠122亿”事件系春节推广行为
- 01-04“冷资源”如何变成“热经济”
- 12-29为人工智能健康发展设置“安全阀”
- 12-22为中国之治提供法治保障(思想纵横)
- 12-18让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 10-28焦点访谈:五年来,我国就业形势遇到哪些挑战?如何应对?
- 08-26我国粮食仓储能力明显增强 总体达世界较先进水平
- 08-17两大因素支撑 人民币升值底气足
- 08-1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授予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士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
- ETF唱主角 牛年新基金发行新
- 乐视网:“欠122亿”事件系春
- 实现共同富裕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
- 城市治理要为新业态发展营造良好
- 国家税务总局:2020年税收同
- 流程简化、时间缩短……强制性产
- 中国电子信息工程科技发展趋势发
- “冷资源”如何变成“热经济”
- 为人工智能健康发展设置“安全阀
-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开通报六起问
- 为中国之治提供法治保障(思想纵
- 让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发
- 凝聚共识 推动全会精神在基层落
- 消除老年“数字鸿沟”:银行适老
- 彰显法治中国独特魅力(全面依法
- 京津冀将继续实施企业绩效分级分
- 焦点访谈:五年来,我国就业形势
- 深圳罗湖区开展数字人民币红包试
- 生态环境部:前8月全国城市空气
- 焦点访谈:人民英雄、国之脊梁!
- 数字人民币将如何影响你我?
- 我国粮食仓储能力明显增强 总体
- 多部门出台就业政策“大礼包”:
- 两大因素支撑 人民币升值底气足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内容已注明来源,仅供阅读,所有图文稿件版权均属来源处所有,转载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转载不代表同意其观点或其内容真实性。如稿件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发邮件给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进行删撤处理。 (备案号:京ICP备180123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