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能力不足成城市发展瓶颈 设施短板如何补齐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不详 发布时间:2020-8-20 10:06:24
【提要】近日,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在排洪河生态治理工程中,将东港镇辖区内7个村庄的生活污水纳入城市管网,对全流域进行综合治理,并建设了240亩人工湿地,从根本上改善了入海河流的水质。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摄  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统计,2019年我国城市和县城污水处理能力超

  近日,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在排洪河生态治理工程中,将东港镇辖区内7个村庄的生活污水纳入城市管网,对全流域进行综合治理,并建设了240亩人工湿地,从根本上改善了入海河流的水质。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摄

  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统计,2019年我国城市和县城污水处理能力超过2.1亿立方米/日,污水管网长度达57万公里。尽管如此,我国污水收集管网短板较为突出,“毛细血管”缺失,管网老旧破损和混接错接问题广泛存在;“重水轻泥”现象较为普遍,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滞后,无害化、资源化处置尚不规范、水平总体不高。

  为补齐设施建设短板弱项,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国家发改委、住建部近日联合印发了《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补短板强弱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要求到2023年,县级及以上城市设施能力基本满足生活污水处理需求;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和资源化利用率进一步提高,缺水地区和水环境敏感区域污水资源化利用水平明显提升。

  污水处理能力不足,成城市发展瓶颈

  据生态环境部通报的2020年上半年全国地表水质量状况显示,1940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中,水质优良断面比例为80.1%,同比上升5.6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为1.1%,同比下降3.2个百分点。与水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改善相比,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已成为全面推进水污染防治的突出短板。

  湖南省长沙市海绵城市生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刘波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两部门印发《实施方案》,是由于国内县级以上城市污水处理设施能力长期不足,已成为城市发展的瓶颈,城市水生态环境急需得到改善。“‘十二五’期间大量建设的污水处理设施,解决了一些城市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但是由于管网不配套、管网错接混接、雨污混流及进水污染负荷低等原因,很多城市没有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污水溢流引起污染的情况广泛存在。”

  “虽然从总体上看,全国城市和县城的污水处理率指标较高,但很多中西部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存在覆盖不全面、布局不均衡等问题。由于城镇面积及人口的快速增长,一些地区污水处理设施的布局建设难以及时与当地的污水排放相匹配。而一些扶贫搬迁地区,更是由于缺乏充足资金,不少污水处理设施尚未配套。”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资源与环境业务部主任朱黎阳说,管网不配套、渗漏及运行维护不佳等状况带来了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水量不稳定等问题,污水处理厂处理效率较低。随着国家排放标准日趋严格,污水处理成本不断上涨。

  开展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补短板强弱项,建设涵盖污水收集管网、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和污水资源化系统性工程,既可形成当期投资,又可吸引产业投资,带动绿色产业发展。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这对推动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落实《实施方案》,还能促进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要和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鼓励生物质利用方法,为污泥找到出路

  针对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主要短板弱项,《实施方案》提出了强化城镇污水处理厂弱项、补齐城镇污水收集管网短板、加快推进污泥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推动信息系统建设四大主要任务。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管网是补短板的重中之重,包括加快消除城中村、老旧城区、城乡结合部管网空白区,加快补齐管网的“毛细血管”;除干旱地区外,新建管网应严格雨污分流;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城市,要推进雨污合流管网改造,降低溢流污染频次等。

  刘波认为,根据《实施方案》,真正做好雨污分流,还需要按照源头分散处理原则,建设海绵城市,实现雨水蓄留、净化、利用,可参考自来水价对净化雨水定价,并将雨水广泛用于冲厕、园林绿化等,从而彻底减轻污水管网传输和处理压力。同时,逐步推行雨水排放、处理收费制度,将雨污水处理费分离,分别用于雨水、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建设,从源头管控雨水径流面源污染和污水溢流污染,以消除城市水环境最大的污染源。

  作为污水处理的产物,污泥可以说是污水处理的“最后一公里”。据E20水业研究中心公布的数据,2018年我国城镇湿污泥产生量为4646万吨,2020年将攀升至5292万吨。

  推进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处置,被认为是补短板强弱项的难点。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原副总工程师杭世珺说,目前,我国污泥实现无害化处理处置的关键问题之一,是要系统化解决污泥出路问题,使污泥处理处置成为城市废物生态循环产业链中的一环,形成可持续的污泥利用和消纳模式。

  《实施方案》鼓励土地资源紧缺的大中型城市采用“生物质利用+焚烧”处置模式,生物质利用产生的沼气可用于发电和产热,焚烧则是解决污泥问题的关键工艺路线。当前污泥大量积存、消纳出路受限,一些有条件的城市可利用窑炉协同焚烧,焚烧灰可作为建筑材料或用于磷回收。

  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实现水生态修复目标

  为保证《实施方案》落到实处,国家发改委要求加强组织协调,市县作为第一责任人,加快项目谋划和储备,明确建设时序等;各地要将污水处理设施用地纳入城市黄线保护范围,合理预留土地空间;加大污水处理费征收力度,推广通过市场化方式确定污水处理服务费水平;推动污水收集处理、资源化利用和污泥处理处置全流程监管能力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等。

  刘波强调,《实施方案》要求对管网建设进行整改规范,解决好雨污分流、管网漏接错接混接问题。“需要指出的是,管网问题是几十年来城市建设过程中遗留下来的老问题,除了管网问题本身,更多的是管网管理机制、质量效果监管机制无法发挥作用的问题。根据《实施方案》,强化监督管理,有必要倒查、追究工程建设单位等责任。如果只管建设,不管管理,都不承担责任,将无法承受盲目冒进、投资效益低下等后果。”

  《实施方案》提出,吸引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投入,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建设运营。刘波建议,引进社会资本,真正让社会资本参与进来,政府则应加强监管。同时,建立市政基础设施长效投资回报机制,发行绿色债券,给社会资本以回报,实现良性循环。

  “《实施方案》强调补短板强弱项,可以预见,对城市雨污水管网建设将有促进作用,值得高度肯定。”刘波说,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提升,即使达标排放,但尾水还是劣Ⅴ类水,长期来看,对水环境和水生态的根本改善还有很大影响,有必要通过人工湿地等方式进行生态处理。这也要求对现有污水处理厂进行升级改造,减少占地面积,将节约的土地空间利用起来改造成人工湿地等。

  “建设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必须结合水环境、水生态修复这个更高的目标,做好顶层设计。这也要求建设方案要更科学,更多融合多学科专业知识,通过高科技信息化赋能,提高建设管理效率,同时要重视管理体制机制、投融资模式创新。”刘波说。


  • IPO在线(www.chinaipoline.com)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联系邮箱:chinaipoline@126.com(值班电话:010-58436860)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内容已注明来源,仅供阅读,所有图文稿件版权均属来源处所有,转载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转载不代表同意其观点或其内容真实性。如稿件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发邮件给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进行删撤处理。 (备案号:京ICP备180123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