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杂谈:宏观层面我们要警惕“差不多”

来源:流流语 作者:莫云峰 发布时间:2018-5-11 15:59:55
【提要】我们中国人对好多事情都是以“差不多”来衡量,来界定,赶路没法给个准确的时间,就说“差不多”到了;做事情还差几分努力就成功,也“差不多”成了;当别人为了某件事情正纠结不能释怀的时候,我们也总是劝说“差不多”就行了。“差不多”我们中国很有市场,且深蒂固的在影响着我

我们中国人对好多事情都是以“差不多”来衡量,来界定,赶路没法给个准确的时间,就说“差不多”到了;做事情还差几分努力就成功,也“差不多”成了;当别人为了某件事情正纠结不能释怀的时候,我们也总是劝说“差不多”就行了。“差不多”我们中国很有市场,且深蒂固的在影响着我们。

1918年胡适先生在《新青年》杂志上写过一篇很有批判性的文章《差不多先生》,深刻的反讽了我们中国人这种“差不多”的观念与作风,就像用针扎了当时的国人,让人猛然警醒,曾引起社会上很大的反向。那时中国贫弱,受尽外国欺负,先进的青年都在找方法救中国,五四运动就是最好的代表。

 

欧美人对于我们的这种观念是理解不了的,欧美人认为,一个事情要成就成,要多长时间就多长时间,弄个“差不多”,那是个什么东西,他们百思不得其解。欧美人比较认死理儿,更精确的说是尽量做到精准,所以欧美人做出的产品在近代也是以高标准品质著称,以德国人为主,这种精神在现代称为工匠精神。

 

说起德国人的工匠精神,那是世人称赞,尤其在制造业时代,德国的产品真是精益求精,做工一丝不苟,拿出任何一个德国的产品,均是世界一流,都是制造业的典范。一个国家输出的产品,集体性的得到世界的认可,跟他们那种严谨的思维有巨大的关系,虽然用我们中国人的眼光看起来很轴,但轴的有品质,让人尊重。

 

把眼光从德国人转向日本人,日本人从19世纪60年代的明治维新开始,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盘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集体性的向西方学习,同时也学习那种工匠精神,为他们走向工业现代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由于明治维新的不彻底,还有封建残余,致使日本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让周边国家遭殃,也让自己国人跟着倒霉,世界上到目前为止日本是唯一遭受过原子弹轰炸的国家。

 

日本人的这种工匠精神仅次于德国人,他们制造的产品同样得到世界的青睐,虽然我们大多数中国人由于历史的缘故,对日本人横看都不顺眼,怎么都不是,但也抵挡不住他们制造的产品横行世界。日本的产品品质与欧美水平相当,价格却低很多,市场渗透率不强都不行。

 

我们中国人在改革开放30年中,也在跌跌撞撞向欧美甚至向日本人学习,虽学的艰难,但也算是上路了。反观我们的制造业从最初的纯仿制到现在的中国制造,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企业,如华为、海尔、格力,许多千亿级的企业相继亮相,这些企业的产品也是得到了世界的认可。

 

我们在上路的过程中逐渐把“差不多”的概念慢慢丢掉,换上严谨苛求的态度去创新,去开拓,否则很难有精益求精的产品,有世人认可的程度。尤其到了互联网时代的中国,更是走在世界的前列,仅次于美国。

 

中国能有像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中国世界级企业,是因为有了很大的创业舞台以及创业的氛围,哪些留存下来的创业者应该都有一种勇于闯进荒莽的无人区,更是用绣花般的精神去做好他们公司的产品及打磨好业务,否则不能被市场认可。因为我们的社会在大力提倡着创业,所以涌现了很多的创业者,创业者在引领并推动着社会的进程。

 

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优缺点,有些是不伤大雅,但有些却是致命的。“差不多”就有着温水煮青蛙般的伤害,很容易让我们大多数人麻木,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只要做到防微杜渐,我们还是能够把每一步走好,走出一条康庄大道,现在中国的综合实力就足以让世界尊敬。


  • IPO在线(www.chinaipoline.com)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联系邮箱:chinaipoline@126.com(值班电话:010-58436860)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内容已注明来源,仅供阅读,所有图文稿件版权均属来源处所有,转载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转载不代表同意其观点或其内容真实性。如稿件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发邮件给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进行删撤处理。 (备案号:京ICP备180123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