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型工业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动力和前提,中国特色工业化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这条路,既遵循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也为工业化充实新的发展内容、特色和路径;既包含对西方工业化的理性反思,也包含建设中国特色工业文明的积极探索。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推动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实践,是事关发展大局、牵一发动全身的重大经济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强调“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面对这一既具有短期紧迫性,也符合长期战略需要的重大任务,理论上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实践中更要随时总结经验、避免误区。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有的地方对如何推进这一复杂系统工程,不仅认识上存在误解,而且具体工作中也不好把握。聚焦可能出现的“脱实向虚”“贪大求洋”“割裂对立”“简单退出”“闭门造车”等问题,经济日报调研组深入采访部委、学者、智库、企业等,形成专题深度调研报告,近5天来连续在一版头条刊发,引起广泛关注,取得良好反响。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收获了许多深刻感悟。
现代化产业是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标志。世界上一些国家历经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成功培育本国的现代化产业而跃升发达国家;一些国家依靠资源优势,曾短暂跻身高收入国家行列,但最终都因为没有现代化产业而“掉队”,甚至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中国共产党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长期致力于推进现代化国家建设,产业现代化始终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任务。我们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党的二十大又部署继续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新任务。
新型工业化,有别于世界先行国家在后工业化阶段的发展历程,也不同于我国以往工业化阶段的发展任务。专家提出,我国已经达到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工业化标准,但是要达到完全工业化的标准,不仅要看工业产品产量、产值的绝对数,而且要看人均占有数、品种质量、技术含量、对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适龄人口的受教育程度、人均占有的卫生资源,等等。这些指标凸显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同时也意味着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新型工业化,必须始终贯穿中国式现代化的大逻辑。
现阶段,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经济体,都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课题。对正处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迈进关键时期的我国来说,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带来挑战,如全球产业格局调整、战略性资源产品国际供给波动巨大、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等多重因素叠加,我国产业发展面临高端回流与中低端分流的“双向挤压”,等等。同时,也蕴含诸多机遇。比如,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产业链重组、供应链重塑、价值链重构不断深化,给产业结构优化和布局调整带来重大机遇;大国竞争日益激烈,客观倒逼国内技术攻关,给相关产业发展带来重大机遇。此外,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日益突出,也有助于争取更加有利的新型工业化外部环境。
把握机遇、直面挑战,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有着明确的指向。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形成优质多样化的产业供给体系;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坚守实体经济命脉,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推动攻坚克难“锻长补短”,提升产业体系自主可控能力,着力保障产业安全;推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增强高端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规划产业集群加速形成,统筹协调各区域间的生产要素配置,加快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开放合作形成更强创新力,积极主动参与国际供应链重构,在部分领域变被动调整为主动引导,深度融入全球产业布局……锚定主攻方向、精准发力,以更实举措实现更好发展,才能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更加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
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全局所系、大势所趋、现实所需。筑牢实体经济这一根基,强化新型工业化这一引擎,涵养内在势能、强化外在驱动,我们必将不断开创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更有力保障。(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经济日报评论员)
本类推荐
- 08-14以新型工业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 06-28夏季达沃斯论坛与会嘉宾:中国依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 06-08财经跨界关注:伟大的平凡—记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魏俊吉
- 03-13点赞“双碳”目标 亚投行高度评价中国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 01-10充分释放内需潜在势能(新论)
- 12-282023年春运有何新变化?如何保障出行?方案来了
- 12-2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开通报10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
- 12-20微镜头: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 习近平语重心长
- 12-16焦点访谈: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 11-1518部委发文 明确职能部门生态环保职责
本类固顶
- 11-07三部门: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 进一步完善教育经费统计体系
- 10-07传递中国经济向好发展的信心和力量(和音)
- 08-17农业农村部:加快出台高标准农田建设建后管护政策措施
- 06-08财经跨界关注:伟大的平凡—记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魏俊吉
- 05-25两部门试点创新管理知识产权国际标准
- 04-06台湾海峡中北部联合巡航巡查专项行动启动
- 03-09新闻观察:国务院机构改革发力重点领域
- 02-22多家银行陆续出台落实措施 加大金融支持“三农”力度
- 02-15金融活水润沃土 银行保险机构呵护春耕
- 12-06绿色金融 点“绿”成“金”
- 三部门: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 进
- 传递中国经济向好发展的信心和力
- 农业农村部:加快出台高标准农田
- 以新型工业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 夏季达沃斯论坛与会嘉宾:中国依
- 财经跨界关注:伟大的平凡—记北
- 两部门试点创新管理知识产权国际
- 台湾海峡中北部联合巡航巡查专项
- 点赞“双碳”目标 亚投行高度评
- 新闻观察:国务院机构改革发力重
- 多家银行陆续出台落实措施 加大
- 金融活水润沃土 银行保险机构呵
- 充分释放内需潜在势能(新论)
- 2023年春运有何新变化?如何
-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开通报10起
- 微镜头: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
- 焦点访谈: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 绿色金融 点“绿”成“金”
- 18部委发文 明确职能部门生态
- 工信部:加快构建绿色低碳技术体
- 焦点访谈:奋斗 新的伟业 全面
- 良种良法良技配套 江西夯实稳产
- 中外民众共享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
- 伟大复兴 壮丽航程丨新时代中国
- 喜迎二十大丨实干奋进迎盛会 凝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内容已注明来源,仅供阅读,所有图文稿件版权均属来源处所有,转载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转载不代表同意其观点或其内容真实性。如稿件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发邮件给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进行删撤处理。 (备案号:京ICP备180123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