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茂战:不但央企、地方国企也应该从房地产领域退出

来源:不详 作者:zhangxiaol 发布时间:2010-4-2
【提要】丁茂战:不但央企、地方国企也应该从房地产领域退出据说,在3月20日中国发展论坛上,国资委某局级领导公开为央企叫屈,在被媒体追问国企进军房地产行业争地王问题时,带有情绪说,央企不挣钱,被批效益不好;挣钱了,又说不顾社会效益。国企现在受夹板气!。这位局领导道出了真

丁茂战:不但央企、地方国企也应该从房地产领域退出

据说,在3月20日“中国发展论坛”上,国资委某局级领导公开为央企叫屈,在被媒体追问国企进军房地产行业争地王问题时,带有情绪说,“央企不挣钱,被批效益不好;挣钱了,又说不顾社会效益。”“国企现在受夹板气!”。这位局领导道出了真情,因为国有企业定位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好,国有企业改革有可能被做成了“夹生饭”。

国有企业如何实现与市场经济完美结合,这是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制度的重大难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问题,牵涉到敏感的政治问题,牵涉到姓资姓社的问题,牵涉到左和右的问题,很多话公开不好讲、也不敢讲,这也是这些年一直在反复探索、进进退退的问题。

党的十五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后,中央加快了国有企业改革探索的步伐,特别是1998年年底前后,中央主要领导深入调查研究,逐步形成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总体思路,1999年8月12日,江泽民同志在大连主持召开东北和华北地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这个会议上基本形成了国企改革的战略思路,1999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又认真研究了这个问题,从而形成了《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有经济、国有企业改革大幕正式拉开。

中央明确提出,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要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支撑、引导和带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目标中发挥重要作用。国有经济应保持必要的数量,更要有分布的优化和质的提高。调整国有经济布局,要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主要控制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自然垄断的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以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只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增强,这种减少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按照这样的思路,国有经济重新进行了战略布局,进行了股份制为主要内容的产权制度改革。目前关系国家安全少数独资企业保留下来,绝大多数都已经进行股份制改革。但改革过程中也积淀了一些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一是国有企业垄断的范围太广,尤其是资源性企业垄断性太强,违背了市场经济基本规则,阻碍了要素的市场化改革,为什么西方一些国家还是不承认我们市场经济地位,不能说与我们自己一点关系没有,这已经拖了经济发展转型的后退,要素不走市场定价机制,就难以形成有效约束力;

二是国有企业股份制大都表现为国有股互相参股,正如张维迎老师形容,以为“马背上画道道”就是斑马,那是自欺欺人,无论参多少家,只要是国企,董事会、决策层只是由张三变成张三加李四,他们还是缺少所有权主体直接约束的代理人,市场对企业约束力不强,造成企业市场竞争动力不足;

三是国有企业保留面太大,国资委这一服务和管理国企的职能机构几乎普及到地市一级,大量与国有企业性质不相干的企业被保留下来,并且新组建了一大批大大小小国企,这些小国企与国家政权性质毫无关系、与社会主义制度毫无关系,它们的存在还挤压了民营企业生存空间,这从某种程度上拖了国家整体改革的后腿。

国有企业,包括央企和地方国企,为什么大量进军房地产领域,弱化“主业”,把自己混同于私企去抓“副业”,这与对自身定位认识模糊不无关系。

江泽民同志早在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中就指出,“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不动摇是我们的国策。2000年前后形成的国有企业改革指导方针,既需要继续贯彻执行,更需要随着实践深化做不断调整。

国有企业微观低效率是不争的事实,国有企业发挥主导作用的思想必须得到落实,关系到国家安全的重要产业必须掌握在国家手中,除此之外的大大小小国企应该按照拨乱反正的精神,坚持国退民进、有所为有所不为。不但78家国企退出房地产是完全正确的,剩余的那16家也没有保留的价值,地方国企更应该从房地产领域撤出。

企业是市场主体、技术创新主体、创造财富主体、国家竞争力主体,“独立人格”身份是实现更有竞争力的前提,对此没有第三条路、不存在“中国特色”。

 

 

 

 

 


 




  • IPO在线(www.chinaipoline.com)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联系邮箱:chinaipoline@126.com(值班电话:010-58436860)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内容已注明来源,仅供阅读,所有图文稿件版权均属来源处所有,转载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转载不代表同意其观点或其内容真实性。如稿件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发邮件给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进行删撤处理。 (备案号:京ICP备180123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