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基金公司香港展业调查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0-4-6 13:17:24
【提要】如溪流入海,这恐怕是内地基金公司初涉香港市场时最真切的感受。不过近日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香港基金公会行政总裁黄王慈明表示,内地资产管理公司进入香港,已经呈现出一种缓慢但清晰的增长趋势。  从2007年年中开始,便有南方、华夏等基金管理公司作为首批获得中
  如溪流入海,这恐怕是内地基金公司初涉香港市场时最真切的感受。不过近日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香港基金公会行政总裁黄王慈明表示,内地资产管理公司进入香港,已经呈现出一种缓慢但清晰的增长趋势。

  从2007年年中开始,便有南方、华夏等基金管理公司作为首批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准的公司,开始赴香港开展境外证券投资管理业务。当时的媒体报道称:“这标志着内地基金管理公司迈出参与全球资本市场竞争的第一步。”

  但是从南方等基金公司迈出第一步到现在,已经有近3年的时间,进入香港的内地资产管理公司仍然屈指可数。这背后原因是什么?这些基金界的先行者,在香港的发展处于什么样的状态?

    感受文化冲突

  大成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连少冬透露,到目前为止,拿齐批文,即获得证监会批准在香港及境外从事资产管理的内地公司还只有6家,大成国际公司就是其中一家,但迄今还没有一家推出公募基金。

  “为什么会这样?”连少冬在接受采访时自问自答,“内地市场还是挺大的,并没有到赚不到钱的时候。大家还看不清楚这边的盈利模式是怎样的,到香港来投资很大,我们对业务又不熟,不知道怎么赚到钱,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遵循。”

  另一家早期赴港发展的内地基金机构人士对则记者表示,一些内地业者在香港的入市时机也不刚巧,不少基金正好是在2007年的高位进入市场,随后便先后经历了美国次贷危机和全球金融海啸,出师不利。

  此外,作为先行者,一切还都需要探索。

  大成的连少冬表示,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刚开始时不容易招到合适的人才。由于香港与内地的公司文化与交流习惯不同,符合内地企业管理者习惯的香港人极少。

  2008年初,大成就经过中国证监会核准获得QDII资格;2009年5月,香港子公司成立。但迄今,大成的香港团队规模仍然保守,到目前为止,大成国际的团队只有10个人左右,基金经理有两名。

  “我们不可能一来这边就大张旗鼓地猛招人,招了人还不知道让他们干什么。”连少冬表示。

  她同时表示,成立之初,希望在本地找一个合适的人才,但很难找到适合他们这种创业和快速扩张当中的公司的,她发现了内地人才和成熟市场人才的差异。

  “内地公司会要求一个人能干几个人的活,每个方面都会一点;香港或者国外市场毕竟是很成熟的市场,一般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每个人做好分内的事情就好。他们简历非常好看,但是你要求他上游也做一下,下游也做一下,他可能就不会干了。”

  不过境外员工的效率却令连少冬赞叹,她表示,境外人才虽然做不到面面俱到,组合起来却有非常高的效率。“他们每个螺丝钉可能不是四面八方都能用的,但是组合起来,汽车跑得还是比自行车快。我们过来以后,也在积极学习他们这种运作。”她说,“这是内地公司需要学习的。”

  而内地基金业者赴港,多少仍然受到内地公司文化的影响。在内地机构内部最常见的做法是将想法打报告、等待上级批准、团队讨论,然后再付诸实施,但是境外人才可能不适应这一套。

  连少冬表示,自己也曾经碰到类似问题。“来香港以后招了一名境外员工,刚开始的时候他写email问我,这个事情这样做可以吗,我同意了。按照内地的做法,接下来就是打签报,然后等着批,再开始做。”结果这名员工在邮件中征得连少冬同意后就把事情完成了。

  连少冬还在诧异时,对方也表示出同样的疑惑:“还要打签报吗?你不是已经批准了吗?”

    着眼闲棋冷子

  不仅仅是管理,业务上也在探索当中,产品推出缓慢,几家在香港的内地基金公司都是如此,业务开展都有点“布闲棋冷子”的意味。迄今各家QDII机构并未推出公募产品便是明证,一些QDII机构于是选择了与香港当地的资产管理公司合作开拓市场。

  在2008年初获得QDII资格后,一直到今年3月,大成香港子公司获批5亿美元额度,目前还未有产品推出,有一只在香港发行的公募ETF还在襁褓之中。

  “会争取尽快获得香港证监会批准,这是一个与内需相关的产品,符合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连少冬介绍,另外还有一个3000万美元的私募正在发行当中,但她预计最后募集到的资金应该会超过这个数额。

  香港基金公会的黄王慈明对记者表示,不少内地基金公司赴港后,也同样面临产品的选择问题。她解释说:“内地基金业者需要先让香港投资者熟悉,再谈得上发展产品。”

  金融海啸之后,金融产品的销售变得更富挑战。一方面投资者更谨慎,另外监管部门也加大了审查的力度,特别是雷曼迷你债券事件的影响迄今仍然在发酵,不少香港本地的基金公司都很难发出产品,内地业者,更是面临重大挑战。

  金管局及证监会两大监管机构自去年开始,已经对银行销售金融产品实施了更为严格的程序与审批条件,同样,这些也都给刚刚进入香港市场的内地QDII机构发放产品设置了更高的门槛。

  连少冬坦承,这些产品能否盈利现在还不知道。“这些产品要在发行后运行一段时间我才能知道能带来多大的利润,以及相匹配的资源是不是符合使产品盈利所需的条件。然而这个过程还没有走完,我很难进行判断。”

  但她相信,他们更多的是肩负着建立“桥头堡”的责任,“我相信母公司对我们的盈利还没有太大期望,主要希望能找到一个路子,为将来母公司走向海外打开一个门户。能立足是第一要求,之后再寻求慢慢扩张。”

    机构抱团发展

  尽管香港市场竞争激烈且挑战甚大,但黄王慈明认为,内地基金业者前来开拓仍然是有必要的,这将加大其未来的增长力。

  连少冬表示,内地背景的基金公司在香港发展有其独特优势,因为外资对于中国资本(5,0.10,2.04%,经济通实时行情)市场有很强的投资欲望。“我们来到香港这个地方,在全世界投资者的心目中香港是中国的代言人。由于内地实行资本管制,外国资金无法投资内地。所以我相信很多海外的资金停留在香港就是为了投资内地。”她认为,像他们这样熟悉内地市场、了解监管制度的资产管理公司是受投资者们偏爱的。

  一个敏感的话题是,几家在香港的内地公司会不会因为竞争而“内讧”。事实正好相反,几家公司都很乐于“抱团”。这一点,记者不论是从香港基金公会还是其他金融机构,都得到了印证。不仅基金公司如此,内地赴港发展的证券公司也组成了自己的团体协会,互通有无,这一点连香港证监会的工作人员在私下交流中也叹为观止。

  黄王慈明对此很有感触,她对本报表示,来自内地的几家基金公司很快便与基金公会联系,而且经常相互传达信息,这一点比香港本地以及外国的基金公司强得多。

  连少冬说:“大家并不仅仅是竞争关系,在香港有一家内地的基金公司成功,或者大家一起成功都很好,因为这显示我们内地这个行业的力量,对市场造成影响。市场很大,大家一起做把蛋糕做大了,那才是共同的成功。”

  她表示,相信随着他们的探路,来香港的基金公司会越来越多,“现在内地公司出来得不是很快,但是我相信随着我们先出来的这一批,有产品发了,有盈利了,那么可能逐渐出来的多一些。”


  • IPO在线(www.chinaipoline.com)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联系邮箱:chinaipoline@126.com(值班电话:010-58436860)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内容已注明来源,仅供阅读,所有图文稿件版权均属来源处所有,转载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转载不代表同意其观点或其内容真实性。如稿件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发邮件给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进行删撤处理。 (备案号:京ICP备1801232号-1)